惟有親身“走過”您才會“珍惜”——我們都是一家人
2018海峽論壇10年的系列
參與海峽論壇的經(jīng)歷、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想
海峽論壇走的很快踏入第10年、紅十字博愛論壇亦步入第8年,個人因擔任南投縣組織總幹事及臺灣組織救災隊隊長,身為紅十字一家人關(guān)係,故參加了2012、2014、2016“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多屆論壇。
在這項論壇之前個人代表臺灣紅十字組織參加大陸紅十字組織辦理的各項活動,從2002安徽銅陵,2003香港“兩岸四地救護比賽裁判”,2004—2008浙江、江蘇、上海、北京、廣西,2009四川、北京,2010湖南長沙,2011遼寧瀋陽……等組織邀請、互動及演講可説是無數(shù)可計。大陸各省紅十字組織至臺灣參訪,南投縣紅十字組織亦是參訪重點,從2009年起每年約有6—10個單位蒞臨參訪。所以個人對大陸各地人事、政治、經(jīng)濟、建設等發(fā)展,相信沒有人能比我更理解。
臺灣人于1996年之前對大陸地區(qū)古板印象,如“政經(jīng)文化落差、官僚思維、教育普及度、建設發(fā)展”等歧見,在“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前,我們參加了旅行、受邀演講等短時間又無互動之大陸行程,對於大陸原本的“歧見”還是無法化解。
“海峽論壇”開辦深入感受。印象比較深刻的是2012年論壇之後,于當年11月中旬由福建省紅十字會黃會長邀請參與“兩岸水上及陸域救災志工培訓”,當時個人在上課時、福建省紅十字會黃會長、大陸紅會張虎處長,從開始上課起至結(jié)束、有始有終參與到結(jié)束,這樣的情形不是我們認知的“大陸都是官僚文化?”,反而在臺灣政客治理之下,沒有人願意放下時間傾聽,個人于回臺灣之後於2012年11月26日臉書上發(fā)表一篇下列文章:“人性本善,兩岸間若存在太多政治權(quán)謀,就無休兵的一天?!?/p>
在11月12日至15日受福建省紅十字省邀請,至福州訓練在地的救災志工,當我身穿有臺灣標誌服裝和帽子,坦蕩的站在福建省黃會長及大陸總會張虎處長前,侃侃而談人道救災及城市搜救專業(yè)的語言,讓他們雖位居高層者亦肅然起敬在後傾聽,這樣的畫面讓臺灣的領(lǐng)導或為政者看看,他們絕對不會相信我們打破敏感禁忌,並不花一分半毛政府的經(jīng)費就能作出兩岸互動的成效。當然大陸這兩位領(lǐng)導的災害危機視野、和對救災專業(yè)人士的敬重,是臺灣高官和本會領(lǐng)導要去學習的。
接著2014年第四屆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擴大辦理“小區(qū)居家照護與防災救援協(xié)同演練”,由演講廳走入廈門思明小區(qū)、由紅十字會工作者走進小區(qū)民眾,臨危受命我個人又被賦予帶領(lǐng)閩、臺兩岸救災志工及小區(qū)民眾擔任演練此重責,這樣的重責及構(gòu)思訊息傳到臺灣網(wǎng)路族群,每一個人都認為不可思疑,為何兩岸人民可以為“人道救援、民眾安?!惫餐恍牡难菥殻繛楹螢檎邇H是為了自我思維放棄了彼此共同進步合作的契機?
回憶當時為了精確將主題概念呈現(xiàn)給思明小區(qū)民眾及紅十字會各級長官,所以從預演起是一遍又一遍的要求,加上預演時又是細雨綿綿,我們的民眾還疑惑:“下雨天應該停辦!”,那個指揮者好霸氣喔!
結(jié)果演練當天,天氣更是惡劣、颳風下大雨,好似老天在考驗兩岸坎坷的歷史種種。大陸紅會總會郝林娜副會長問:“總幹事可以嗎?”;個人回頭問閩、臺兩岸救災志工及小區(qū)民眾:“你們可以嗎?”結(jié)果是照常進行,演練場景從七樓的危樓、救災志工冒著風雨將受困民眾背負至到安全的底樓,下降到達的剎時、郝林娜會長帶領(lǐng)所有嘉賓、小區(qū)民眾不由自主的掌聲如雷響起,演練者感動的眼角流下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這情景不是意味者兩岸透過各種交流期待的目標嗎?只不過這樣的目標都擋不過“海峽論壇”這樣層次的設計,快速累積兩岸人民的情感,有如“風雨生信心”倒吃甘蔗、有效益的推動進一步的論壇。
回眸一看從當初百思不解;為何要辦理那麼大的“海峽論壇”盛事?為何要擴及大那麼多的組織層級、各行各業(yè)、市農(nóng)工商、老中青不同年齡?甚至由公部門到志工朋友們!這樣的思維從當初大家懷著一顆“疑慮、過來看看及沒有期待的心”,到現(xiàn)今參與過盛事的臺灣人們願意放下心“將臺灣紅十字人道、志願服務經(jīng)驗”、“臺灣紅十字救災技巧和訓練”及“臺灣紅十字長期照顧和小區(qū)關(guān)懷弱勢”最好的一面分享給我們每一次參與的大陸好朋友,因為我們深入大陸各地區(qū)了解建設發(fā)展進步、深入探討人民所需了解民生改善、深入擴大對談議題了解言論開放…個人從單純受邀到各省演講對於大陸的認知到參加數(shù)屆“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之後認知是截然不同的思維,個人相信“它”是創(chuàng)造時代改善兩岸互動最好藥方之一。
所以我了解“海峽兩岸紅十字博愛論壇”是為了兩岸互動互相認知、漸而化開彼此的歧見,而花費心思擴大舉辦。
回到臺灣之後焦慮如何“突破政治、兩岸對立思維枷鎖”,將在大陸所見所聞、進步的事實告訴週遭的好朋友,想盡辦法拉近兩岸認知的隔閡及不必要的誤導,創(chuàng)造兩岸更好的共同未來。
就個人見解且身為“紅十字會人”不會官樣文章、也不喜造本宣科,從2011年福建省紅十字會啟動第一屆海峽兩岸博愛論壇起,個人受邀參與盛會,礙于職務及當年業(yè)務繁重沒辦法出席,另派本會救難隊隊長張洪誠先生出席,這一個志工對於紅十字人道志業(yè)投入的熱誠是無庸置疑。但對於大陸的認知受限于家族政治影響,所以“逢陸必有猜忌”。因緣的參與、讓他見識到大陸同儕、同企業(yè)經(jīng)商朋友這一方面的進步,更在參訪中之見識到來自四面八方各種不同層級、不同行業(yè)之與會來賓,大肆擴談、毫無拘限探討不同的議題並提出見解,如此情景和他在臺灣所聽“沒有言論自由、經(jīng)濟落後…….等言論”所聞截然不同。論壇結(jié)束回臺後除了不再散播大陸不具事實話題外,另外會主動分享在論壇期間所見所聞及進步的事務。
這樣“事半功倍”做為雷同 (1991年)五月大陸安徽、江蘇各省發(fā)生嚴重水患。在一千多萬的大陸災胞等待救援之際,臺灣同胞主動伸出援手,一共捐助了一億八千萬美元,當時大陸紅十字會副會長孫柏秋女士在圓山飯店舉行答謝臺灣同胞及社會各界捐款的救災茶會。當中她強調(diào):“人道永遠超越政治?!眱砂督涣鞑粫艿饺魏问虑榈挠绊憽>o接著1999年臺灣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