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川:2016年臺灣“大選”呈現(xiàn)三大特徵
二、藍綠分際的社會結構依舊牢固、未鬆動
總體上講,一股洪流確實染綠了整個臺灣。從南到北,該拿下的席次民進黨都拿下了,不該拿下的區(qū)域也拿下了,而國民黨該拿下的都沒有拿下。實際上,這次角逐不分區(qū)“立委”的政黨多達18個,競爭空前激烈。其中,不少政黨是由國民黨內(nèi)部分化出來的,本係泛藍。例如:民國黨、軍公教等等,加上以往親民黨、新黨、無黨團結聯(lián)盟對國民黨票源的爭奪,導致國民黨的政黨票少了150萬票之多,但這些流失的選票絕大部分並沒有轉(zhuǎn)投給泛綠,而是被泛藍其他小黨分食了。
與之相對,民進黨的政黨票比上一屆足足多了近百萬,“時代力量”則囊獲了74萬票,這些選票從哪兒來?一方面,“臺聯(lián)黨”被“時代力量”逐步取代,很大一部分的選票被轉(zhuǎn)移到後者身上;另一方面,上一屆有參與角逐政黨票的政黨此次缺席,其選票者有可能流向了理念相近的陣營。
可是,為什麼國民黨在區(qū)域席次上僅僅拿到23席?其實,這一結果與2008年民進黨的情況差不多。換句話説,在民進黨最落魄和國民黨最低谷的時期,兩黨都保住了基本盤。加上,泛藍選民的集體沉默,使得這一結果比預期中的還要糟糕。這樣看來,泛藍與泛綠的政黨票相差並不大,泛藍整體沒有崩盤,實力猶在。因此,對民進黨有可能長期執(zhí)政20年或“一黨獨大”來臨的定論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