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30日電(記者馮源)“非莖、非葉、非花、非果實,之能如此安於孤寂安於埋沒安於永世的卑微,是血、是鹽、是家、是乳汁,大地吮我喂我腐朽我又重創(chuàng)我為茫茫的時間?!?/p>
29日下午,一座銅質(zhì)詩碑在杭州萬松書院揭幕,六行詩句用蒼勁的行書鐫刻在碑面上,它的作者是年近九旬的臺灣詩人洛夫。
在揭幕儀式上,詩人感慨地説:“心繫杭州西湖,根留萬松書院,西湖是我夢想的詩意的家園,萬松書院則為我的精神、靈魂和文學(xué)作品找到了永久歸宿。”
萬松書院位於西湖南山的萬松嶺上,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西元1498年),曾號稱“杭城四大書院”之首,並被清康熙帝御賜過“浙水敷文”的匾額。在民間傳説中,梁山伯和祝英臺就是在這裡同窗三年萌生愛情的。
洛夫1928年生於湖南衡陽,畢業(yè)于臺灣淡江大學(xué)。在寶島詩壇,洛夫的作品以超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著稱。
碑文上的詩句是詩人的親筆。近年來,洛夫潛心書法。在他看來,書法是中華文化特有的一種藝術(shù)和審美,而詩書結(jié)合,更能體現(xiàn)出他近年來極力追求的“天涯美學(xué)”的至美意境。
[責(zé)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