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久久6久久66热这里只是精品,日本免费午夜成人福利剧院,精品人妻在线无码

ad9_210*60
關鍵詞:
臺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紀念李雙澤:曾催生臺灣校園歌曲創(chuàng)作 因救人早逝

2017年09月12日 11:17: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
字號:    

  李雙澤,生於1949年,卒于1977年9月10日,籍貫福建晉江,父親為菲律賓華僑,小學時隨母親到臺灣,畢業(yè)于臺灣師範大學附中、淡江大學,因催生了臺灣校園歌曲創(chuàng)作又英年早逝而成為傳奇。

  “68歲的李雙澤什麼樣子,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了?!迸_灣樂評人馬世芳的一句話令全場百感交集。

  40年前的9月10日,28歲的李雙澤在淡水救人身亡。40年後的9月10日,笑著、唱著、背著吉它的李雙澤還是一位年輕人。而出現(xiàn)在《尋覓李雙澤》紀實片的畫面上,面對鏡頭追憶著他的朋友們如王津平、胡德夫、梁景峰、蔣勳……已經年華老去。

  李雙澤是誰?對於大陸的樂迷來説,他是臺灣早期原創(chuàng)歌曲《少年中國》《我知道》《愚公移山》《美麗島》的創(chuàng)作者;對於上世紀70年代的臺灣,他是“唱自己的歌”運動的引領者,開啟了其後臺灣校園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潮;對於朋友們,他是畫家、作家、作曲家,是青春抹不掉的記憶,“給了我一生最美好的日子”。中國統(tǒng)一聯(lián)盟前主席王津平回憶,李雙澤經常從他的家裏高歌而去,王津平即席唱起李雙澤當年唱的《我的祖國》;作家李利國回憶,李雙澤在他的桌上留言:我吃了你一包餅乾,又還了你一包,又吃了你一包;詩人莫那能回憶,李雙澤大聲招呼他“兄弟,我們去畫畫”,“兄弟,我們去喝酒”,他是我的第一位漢族朋友,沒有因為我來自部落而看不起我;事隔40年,“唱自己的歌”運動的主將之一楊祖珺談到和李雙澤告別時,還是語塞哽住,她回憶,當時胡德夫將她拉出門,指著一縷青煙説:“他在那裏?!?/p>

  現(xiàn)在,李雙澤永遠存在於楊祖珺製作的記實片《尋覓李雙澤》中,在9月10日李雙澤忌日舉辦的“紀念李雙澤逝世四十週年”活動上,這部紀實片的部分內容首次亮相。楊祖珺在片中身兼記者之職,訪問了“可口可樂行動”的參與者和親歷者,還原了臺灣創(chuàng)作歌曲歷史上這一標誌性事件。當年,在美式文化一統(tǒng)臺灣天下的氛圍下,在淡江大學前身淡江文理學院活動中心,李雙澤拎著吉它和一瓶可口可樂上臺,演唱的是民謠《補破網》,臺下傳出噓聲,李雙澤提出了顛覆性的問題:全世界年輕人喝的都是可口可樂,唱的都是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

  《尋找李雙澤》略顯冗長地厘清當時的細節(jié),是因為這不僅是屬於臺灣民歌(原創(chuàng)歌曲)的“可口可樂行動”,也是屬於臺灣上世紀70年代的“淡江事件”,無論是當時的細節(jié),還是現(xiàn)在的回憶,都承載著臺灣社會變遷的密集資訊。以至楊祖珺稱片子要推遲公映,是因為發(fā)現(xiàn)年輕觀眾已經看不懂了,要加進解説性的背景資料。

  “李雙澤不僅是李雙澤,他代表了很多人——那個時代的年輕人,那個時代的夢想,我們所走過的坎坷但不失養(yǎng)分的道路,讓我們今天的眼睛還閃亮。我希望海峽兩岸的年輕人了解這段歷史。”

  尋找李雙澤,你會找到一個有趣的人,一種文化堅持的態(tài)度,一種肩負使命的熱情。

  (本報臺北9月10日電)

  本報記者 陳曉星 孫立極

[責任編輯:楊永青]

  • 
    <small id="mmm0m"></small>
  • <tfoot id="mmm0m"></tfoot>
  • <sup id="mmm0m"></s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