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lián)合報》今天發(fā)表社論説,海協(xié)會長陳雲(yún)林今日率團來臺,這是六十年來深具里程碑意義的兩岸大事。倘各方目光僅投注在陳雲(yún)林來訪時的臺北街頭擾攘,恐怕只是見樹不見林;若能將視野拉高放大至一甲子以來的宏觀時空架構,始能看出臺北“江陳會”在大歷史中的奇峰突起。
陳雲(yún)林上週四在北京開記者會,他説:他自國臺辦至海協(xié)會,“置身歷史和現(xiàn)實的座標點上”,希望為兩岸多做點事。在上週四的記者會中,他説為了訪問臺灣,勤學閩南話;又説,這次他不能到中南部,遺憾之餘,竟致哽咽失聲。這六十多年的滄桑,交匯在陳雲(yún)林今日個人生命的“歷史與現(xiàn)實”的座標點上。
社論指出,跳開陳雲(yún)林個人,拉高放大來看,今日兩岸關係的“歷史與現(xiàn)實”,更是交匯在一甲子以來更宏觀的一個大歷史座標點上。正因大陸及臺灣各自在政經發(fā)展上分別突破了自困的瓶頸,所以兩岸關係也才可能跳脫“解放臺灣”或“反攻大陸”的符咒,今日也才會見到陳雲(yún)林,以和平協(xié)商特使的角色來到臺灣。
即使將時空緊縮至臺灣解嚴後的最近二十年,這種“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匯衝擊,也是驚心動魄的。一九九三年,“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當年臺灣是“李登輝/辜振甫”,大陸是“江澤民/汪道涵”;至一九九九年,“辜汪二次會談”幾乎就將在臺北舉行,卻臨陣破局,接著就是陳水扁的尷尬八年;現(xiàn)在,九年後,今年“五二○”兩岸恢復交流機制,大陸已換成了“胡錦濤/陳雲(yún)林”,臺灣則換成了“馬英九/江丙坤”。可見,人事斗轉星移,甚至歷史江河仿佛也被截流斷流了九年;但是路不轉人轉,江河之水如今儼然又是滔滔滾滾。
社論認為,將臺北“江陳會”置於六十年來“歷史與現(xiàn)實”的座標點上,可以看出兩岸互動有一條由隱而顯、由微而著的主軸線,那就是“民意與和平”。只要中國大陸在內政上繼續(xù)深化放大政治與經濟的改革開放,只要臺灣的民主法治也能勿受污染,兩岸“和平共榮”應是民意的共同歸趨,也必是歷史的方向。
民意嚮往和平,兩岸均須回應民意。兩岸當局只要堅持“和平”的最高原則,兩岸的互動即可能滿足“共榮雙贏”的民意;而兩岸當局只要多置心力於“共榮雙贏”的民意,兩岸的“和平”即得以維繫。
社論續(xù)指出,六十年來,兩岸皆是歷經血淚艱辛而走至今日境地,陳雲(yún)林行前公開誇讚臺灣創(chuàng)造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跡,而臺灣朝野亦常不吝對“中國崛起”給予肯定及讚譽。但兩岸今日成就,亦絕非幸致;如前所述,倘大陸無鄧小平之扶傾廈、挽狂瀾,臺灣無蔣經國之脫繭、鬆綁、開新局;則臺灣及大陸的內部治理不可能有今日境界,而兩岸關係也不可能出現(xiàn)如今這般柳暗花明的氛圍。由此可知:只要主導人物對了,路線對了,兩岸的內部治理就會有成績,而這些成績就會反映到趨向“和平共榮”的兩岸關係上。
社論認為,較諸五、六十年前“解放/反攻”用槍炮相互殘殺,及較諸二十年來的統(tǒng)“獨”惡鬥,今日臺北“江陳會”所站的“歷史與現(xiàn)實”的座標點,卻無疑是正面的、進取的,也是足可慶倖與肯定的??梢?,愈是經歷摩擦衝撞,愈能淬礪探索出正確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和平共榮”。
社論最後説,我們期盼,馬英九、胡錦濤及今後的兩岸領導人,在內部治理的思維及方法上能有超越前人的境界及成就,而這類思維、方法及境界、成就,亦必可反映在“和平共榮”的兩岸關係上。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