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中國時報》9月4日報道,今年9月3日是臺灣的“軍人節(jié)”,氣氛實在詭異!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以水災為由,取消了所有紀念活動,僅赴忠烈祠行禮如儀主持秋祭,但就在短短幾個小時後,蔡英文偕同賴清德為姚文智合體造勢,現場充滿歡愉氣氛。也就是説,當無數軍人還在災區(qū)協助善後之際,在屬於他們節(jié)慶中,沒有收到臺當局領導人也是“三軍統(tǒng)帥”蔡英文的感謝與祝福,得到的只是“冷漠”。
軍人在軍人節(jié)感受到的冷漠,其實也不令人意外,特別是對照臺當局副領導人陳建仁寧可在8月24日去金門旅遊,也不出席任何“八二三炮戰(zhàn)”的紀念儀式,綠媒反對“軍人節(jié)”定在抗日戰(zhàn)爭日本受降日,這樣的表態(tài)與論述,再加上臺灣大幅縮水的軍人年金,種種做法與陳水扁當局時代極力討好軍方的做為,簡直不可同日而語,臺灣軍人面對蔡當局的冷漠,大概只能點滴在心頭吧!
與冷漠的臺灣“軍人節(jié)”交相呼應的,是瀰漫于臺灣民間社會的疏離,表現在南部發(fā)生水患後,未見宗教或社會團體動員前往災區(qū)救災,也只有個別企業(yè)捐款賑災,未見民眾踴躍捐款。以往每逢重大災難,社會團體與一般民眾,或以實際行動慷慨解囊?guī)椭鸀拿?,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向熱心互助的臺灣人,為何突然變得集體疏離了?
表面上,瀰漫于官民的冷漠與疏離是兩種不同的現象,各有其不同的原因,但深一層觀之,卻彼此相應甚至互為因果。善良的臺灣人並沒有變,助人的熱情依舊,改變的是執(zhí)政者的心態(tài)與作為,讓臺灣人被迫選擇了。
過去兩年,蔡當局一面高唱團結,一面竭盡所能用“分別心”去撕裂臺灣社會。藍綠、南北、族群、階級、世代……,臺灣能被激化的矛盾對立,全被放大了。更痛心的是,這種撕裂更波及到歷史記憶層面,日本殖民被無端美化,國民黨的建設被全面否定,更在教育、文化、歷史等層面進行全方位“去中國化”,大規(guī)模的撕裂與切割,還表現在政客名嘴的語言裏,表現在年金改革上,兩年的綠色執(zhí)政,除了當政者自我感覺良好,呈現的是一個被嚴重撕裂後受傷而沮喪的臺灣。
當退休族的年金被砍了,當企業(yè)多數賺不到錢了,當勞工所得增加趕不上物價上漲了,當中小企業(yè)老闆紛紛被fire了,當社會被主政者操縱的“差別心”撕裂了,所有人也變得開始計較了,不再“人溺己溺”,而對公共事務“冷漠”,只是剛剛好!
是的,災區(qū)民眾的痛苦確實值得同情,但昔日龐大的捐款怎麼都未再見了?何以致之呢?臺灣南部水患,並不是一、兩天的事,過去十幾年,十幾億甚至數百億(新臺幣,下同)的治水預算下去了,這可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哪!怎麼才一場暴雨都就全破功了?還容不得任何批評,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要大家“找上帝”,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怪“在野黨不幫忙”,臺當局副領導人出門“度假”。民進黨當局完全沒有檢討究責之意,事後數以億計災損補助,又勢必是全體納稅人買單,試問,面對這一切,誰還激得起熱情呢?昔日發(fā)動、組織救災行動的紅十字會、慈濟等,早被糟蹋殆盡了。人們選擇“疏離”,不是刻意,是無奈!
臺灣民眾的集體疏離,有其難以名狀的無奈,卻是可以理解的。蔡當局對軍人的一連串“冷漠”,卻是不可原諒的??梢哉h,從太陽花運動到年金改革,從扭曲史實到冷漠對待,蔡當局讓臺灣島內軍人失了保障、沒了尊嚴,那些為了退休金被削減在街頭抗爭的所謂“八百壯土”,或許改變不了什麼,但臺灣現役官兵的心靈,怕是已經受傷了。
疏離,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不關切、不參與、不在乎!如果疏離成為集體現象就會形成危機,一種不容忽視的危機。今天蔡當局的治理心態(tài),正在讓這種危機持續(xù)擴大。但蔡當局似乎全不在乎,繼續(xù)撕裂一切,讓社會也變得集體疏離了。
文章最後説,輿論所議論的蔡英文有沒有在秋祭儀式上吐口水,不值得計較,但集體的疏離卻是該重視的危機!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