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完全執(zhí)政的民進黨24日縣市選舉中遭到民意海嘯吞蝕,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fā)表評論文章説,悲哀的是這只是“序幕”,臺灣人民至少在未來1年半很可能繼續(xù)生活在鬧劇或悲劇之中,直到一個真正尊重、體現(xiàn)民意的領導人及臺當局出現(xiàn)。
文章指出,民進黨執(zhí)政不過2年半就在“九合一”選舉遭到崩盤式的潰敗,原因很複雜,但最根本就是民進黨當局把人民的聲音當作耳邊風,外界的諍言及批判永遠逆耳,更視反對黨為寇讎。
蔡英文打著“保持現(xiàn)狀”旗幟,但實質上“抗中、仇中、去中”使兩關係急凍,隨之而來的是兩年內與5個“邦交國斷交”,“外交”形勢一片肅殺;大陸觀光客遽減,搞垮臺灣觀光産業(yè);為對抗“西進”而全力推行的“新南向政策”只有虛幻的目標,根本窒礙難行。
在島內方面,所有重大政策及預算案,從軍公教“年金改革”、“前瞻計劃”、國民黨黨産、課綱爭議、促轉會“東廠化”、“中選會”喪失中立立場、全力阻止管中閔出任臺大校長、深澳電廠政策反覆等倒行逆失的政策,蔡當局拒絕聽取人民的聲音。
至於年輕人最關切的“低成長、低就業(yè)、低薪資”問題,蔡當局則是一籌莫展,韓國瑜簡單通俗的“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賺大錢”就打動了民心,也凸顯民進黨與民意間的隔閡。
臺灣人民以投票宣泄了心中不滿,翻轉了高雄市、臺中市等縣市,但反對民進黨當局的人士高興1天就好,因為,至少在未來1年半中臺灣的命運仍抓在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手中,除非他們能記取教訓,全面檢討政策及施政,否則臺灣情況難樂觀。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