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近日電力供需吃緊,日前颱風又將花蓮一家民營電廠輸電鐵塔吹垮,130萬瓦發(fā)電容量、相當於全臺4%備轉容量電力無法輸送,預估近日備轉容量將降到約2%的紅燈警戒範圍,隨時有停電危機。臺灣電力部門已擬妥停電方案,真正需要停電時,將按區(qū)域分區(qū)輪流停電50分鐘。已幾十年沒有停電經(jīng)驗的臺灣,民眾都感到不可思議,難以理解臺當局管理水準竟淪至這個地步。
對此,美國《世界日報》8日社論指出,為了勸導民眾配合節(jié)省用電、共度危機,蔡英文當局要求公務部門,在電塔修復前的最困難期間,每日用電高峰的中午11時到3時禁止使用空調,為時兩星期。禁令一齣,不僅日前才被“退休年金改革”改得遍體鱗傷的公務員們暗自叫苦,有事洽公必須親臨公部門辦公室的民眾也罵聲連連。沒想到臺灣這個富裕度在全球排名20多名的先進經(jīng)濟體,連用電都不能保證,當然讓百姓們怨聲載道。
臺灣的能源98%依賴進口,2016年的能源使用比率為:燃煤37%、天然氣36%、核能14%、再生5%、燃油4%、氣電共生3%、水力2%;而15年前的2001年,燃煤為31%、天然氣為7%、核能為10%、燃油為52%、水力為0.5%、再生為0%、氣電為0%。從數(shù)據(jù)可看出,臺灣近年能源發(fā)展,是以天然氣、再生能源和核能大量取代傳統(tǒng)石油,這也是全球發(fā)展方向。只是,燃氣還是會産生二氧化碳,而再生能源不僅耗費財力,且發(fā)展緩慢,故提高“核能”,是之前馬當局的主要政策,才有最新的第四座核電廠興建。
然而,臺灣一直有一批人反對核能發(fā)電,陳水扁上臺後,立刻將李登輝任內始建的第四核電廠停建,馬英九上任後又恢復續(xù)建,一來一往浪費新臺幣數(shù)千億元費用。
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災發(fā)生後,臺灣的反核勢力大增,民進黨在臺灣激烈政治競爭中看到利基點,和民間反核團體合流,加大力道宣傳“反核”馬當局面對這種狀況,希望避免嚴重對立衝突,遂將新建完成的核四廠暫時“封存”,但編列預算來維護其可以隨時運轉。
然而,國民黨執(zhí)政政績欠佳,民進黨在2016年大選之前強打“反核”議題,指出臺灣工業(yè)用電在産業(yè)轉型後會大幅下降,剩餘部分供民生用電還“綽綽有餘”,關掉核電廠也不至於産生缺電危機;且三天兩天就指責臺灣電力公司以“可能缺電”來“恐嚇人民”。
綠營精神領袖林義雄還帶領群眾,在“立法院”前靜坐絕食,進行反核示威,且?guī)ьI群眾“全島行腳”繞行,感動不少民眾,許多年輕人趕時髦地穿上“我是人、我反核”的T恤衫,電力政策徹底政治化、圖騰化。
去年民進黨拿下大選勝利後,反核大業(yè)成了臺灣勢在必行的神聖使命;即使在臺電公司建議讓維護尚佳的幾個核電站延後退役,再逐步建立多種再生能源之下,蔡當局都嚴厲拒絕,而且還研議要讓從未運轉的新核四廠永久除役,而非暫時封存。於是,臺灣電力的備載容量一路下滑,從3年前的18%急速下降到目前2%到5%,不僅臺電公司全天候備戰(zhàn),臺積電等先進的半導體企業(yè)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一般百姓也都烏雲(yún)蔽天,不知何時會停電。
其實,臺灣電力和用水價格都是全球最低之一,在政治選票考慮下,電價和水價都已超過20年不漲,不僅虧損連連,更讓百姓在習慣低價之下,不知節(jié)約用電。實際上,只要稍微調漲電價,“以價制量”,應該就可降低用量,説不定就可以度過這次危機,而不必“熱死”公務員或百姓。但一切選票考慮之下,既不敢漲價,又不用核電,造成這種“將帥無能,熱死百姓”的奇特現(xiàn)象。
臺灣這類政治掛帥、決策荒謬的事不勝枚舉,但電力攸關每個家庭、每個人日常生活,這種搬石頭砸自己腳、自相矛盾的事例,真可説是20年目睹之現(xiàn)代怪現(xiàn)象。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