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新華澳報》3月6日發(fā)表署名富權的文章説,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循例談到了對臺工作。對照之下,除了是通常的表述之外,還強化了遏制“臺獨”的內容和語氣,但同時又強調了做好兩岸民間尤其是臺灣青年的交流工作。
兩相對比,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雖然全文有所精簡縮減,但其中有關對臺政策方面內容卻有所增加。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文章指出,實際上,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對臺工作任務,表述為“我們要繼續(xù)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fā)展和臺海和平穩(wěn)定。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fā)展。促進兩岸文教、科技等領域交流,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年交流。我們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同臺灣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共用發(fā)展機遇,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p>
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對臺工作任務則表述為:“我們要深入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fā)展和臺海和平穩(wěn)定。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要持續(xù)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兩岸同胞要共擔民族大義,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共同創(chuàng)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
相比之下,兩份報告都提到“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兩岸關係和平發(fā)展和臺海和平穩(wěn)定”。但2017年報告則對“臺獨”增加“遏制”二字,並簡要增了習近平主席去年十一月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曾發(fā)表的“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並新增了“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tǒng)一進程,共同創(chuàng)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此外,2016年報告中的“促進兩岸文教、科技等領域交流,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年交流”字眼,在2017年報告中則改寫為“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文章認為,這當然是針對當前臺灣局勢而作出的調整。蔡英文上臺後,一直沒有交出及格的答卷,繼續(xù)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及其“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但卻又擺出“不挑釁,不刺激”的“維持現狀”姿態(tài)。但是,她卻又容許、縱容以至是有可能指揮其手下,進行系列的“去中國化”“臺獨”分裂活動,而且越演越烈,最近還以所謂“去蔣化”來割裂臺灣與中國大陸相聯繫的重要政治臍帶。這種“柔性‘臺獨’”行為,雖然不象陳水扁的做法那麼明火執(zhí)仗、明目張膽,但卻更為陰險毒辣,因為陳水扁的行徑是任何人都能一眼就知道是“臺獨”,因而容易引發(fā)人們的警覺和反對;而蔡當局的“柔性‘臺獨’”卻帶有極大的欺騙性,迷惑了許多人包括國際社會。因此,李克強總理就將反對“臺獨”的基調升級,在通例性的“反對”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強烈動感的“遏制”二字,加強了語氣和行動決心。
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出的三個“任何”,使用這種排比修辭,當然是從宏觀上加強氣勢,高屋建瓴;而在具體操作上,也是築起反對和遏制“臺獨”的鋼鐵長城。其中“任何人”相對於習近平主席的“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當然首先就是臺灣地區(qū)掌政的民進黨,但也包括其他“臺獨”組織和政黨?!叭魏涡问健笔侵父鞣N手段,既包括直接宣佈“獨立建國”的“剛性‘臺獨’”,也包括“去中國化”的“柔性‘臺獨’”,此外還包括“公投自決”等形形色色的“臺獨”。“任何名義”,既是指“臺灣共和國”,也包括去掉“一中內涵”的“中華民國”。
因此,今年的報告在往年也強調“九二共識”的基礎上,特別重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可能也與時勢有關?!熬哦沧R”的核心內涵是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讓蔡英文有任何幻想。
實際上,蔡英文現在就仍抱有幻想,以為在中共“十九大”前,會有“兩岸新模式”?;蛟S,她是以為,現在中共要集中精力打貪,為召開“十九大”而清除一切組織障礙和政治障礙,而無暇處理臺灣事務,因此必須耐心等待,未來可能會有較為靈活溫和的處理。
不排除對臺政策會有更靈活的做法。但基本原則卻不能放棄?!耙粋€中國”原則必須堅持,這是“軟硬”兩手同時並舉。與“硬的更硬”相對應的是,在民間交流方面則是“軟的更軟”,在“要持續(xù)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fā)展”的同時,提出了“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這就是面對臺灣現實社會的實事求是之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適應性?,F在臺灣地區(qū)由於陷於政黨惡鬥,導致經濟低迷,學生畢業(yè)即失業(yè),即使是找到工作薪資也很低,十分苦悶。而大陸方面則是另一種樣態(tài),到處充滿機會。因此,為臺灣青年提供好的就業(yè)機會,不但是為了幫助他們尋求出路,而且更是為了推進兩岸青年的感情交融,消除部分青年人的“天然獨”意識。這就是靈活的手法,主要是體現在民間交流方面。而且可能還將會有更多惠澤臺灣同胞的新政策新措施出臺,讓臺灣民眾更方便地到大陸旅行、探親、工作、就讀和居留,加深“兩岸一家親”的情感,並享受較好的生活。但在官方交往方面,一定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而新的惠澤臺灣民眾的政策措施推出,並不等於是蔡英文期待的“兩岸新模式”。當然,倘蔡英文幡然覺悟,宣佈放棄“臺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那就果真會有“兩岸新模式”出現。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