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蔣介石父子1949危機檔案》,王豐著,九州出版社,2010.9
宋朝詩人黃庭堅曾經(jīng)寫過一首《清明》,詩謂:“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p>
一九七五年四月初的一個下午,高齡八十九歲的蔣介石斜倚在士林官邸臥室的電動升降病床上。蔣介石這天的精神不錯,他呼喚值班的臺北榮民醫(yī)院護士羅小姐。蔣介石説,過兩三天就清明瞭,你替我念幾首描寫清明節(jié)的古詩吧!羅小姐翻開蔣介石??吹哪遣俊短圃娙偈住?,從目錄中找尋與清明有關的詩句。她起先念的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p>
蔣介石對這首詩熟悉的詩句,沒有太特別的感覺,所以,只讓羅小姐念了一遍,就轉念別的詩句了。接下來念的是黃庭堅寫的《清明》,當護士小姐念到最後一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蔣介石臉上的肌肉突然略微抽搐了一兩次,他説,這首詩寫得好,你多念幾遍。羅小姐起先還不太懂詩裏的意思,一邊念,一邊看書裏的語譯,她才曉得,這句“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意思是説,人活著的時候,不論你是聖賢還是平庸之輩,生命結束的時候,留在人間的都不過是長滿野草的小土堆。
蔣介石的病體,從體弱多病到昏迷臥床,繼而甦醒持續(xù)臥床,波波折折,纏綿病榻,已經(jīng)拖延了至少五年半時光了。他身體一蹶不振的起因,是一九六九年九月十六日下午五時發(fā)生的一場車禍。發(fā)生這場意外之前,蔣介石的車隊甫自市區(qū)兜風歸來,正返回陽明山官邸上山途中,説巧不巧,一位少將師長剛結束軍事會議,從陽明山開著軍用吉普車一路往山下市區(qū)方向疾馳,蔣介石車隊最前方的前導車,見到這部吉普車跨越中線疾馳而來,前導車趕緊煞車,雖未與吉普車碰撞,可是緊隨其後的蔣介石座車,司機竟一時失神,反應不及,該踩煞車的時候竟踩成了油門,猛烈追撞前方的前導車,故而發(fā)生禍事。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