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路媒體走轉改) 堅守與傳承 “匠人”馬瓊芬的刺繡人生
彝族刺繡非遺傳承人馬瓊芬
新華網昆明3月18日電(曠豐英 徐琪燕)連日來,網路被一個詞刷屏了——“工匠精神”。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工匠精神”,這個充滿傳統(tǒng)色彩的詞彙,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讓人耳目一新,也引發(fā)社會一片熱議。
在有著眾多少數民族聚集的雲南,極具地方特色的手工藝品和技藝別具一格,而“藝人”們也一直在追尋著“工匠精神”的腳步。彝繡非遺傳承人馬瓊芬便是其中的一員,為了將民族文化技藝發(fā)揚光大,她一直在堅守傳承著,融合創(chuàng)新著。
馬瓊芬刺繡作品
彝繡“達人”技藝精湛
在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縣,馬瓊芬這個名字被大部分人所熟知。今年53歲的她算得上是手工刺繡“達人”,平日裏她除了做刺繡外,還會參加各地舉行的“非遺”展和交流活動,生活忙碌卻又很充實。她不靠刺繡賺錢為生,卻靠著這一手絕活,將家鄉(xiāng)的民族文化推向了國內外,完美詮釋了全心全意投入、精雕細琢的“匠人精神”。
因生活在彝族地區(qū),從小,馬瓊芬便深受彝族民風和文化的影響,對刺繡産生了極大興趣,跟著外婆和媽媽一針針學起了繡花。回憶起當年初學刺繡的心情,她用了四個字描述:“就是愛好”。
從最初繡圍腰、頭巾、坐墊,到現(xiàn)在繡挎包、床單、桌布……馬瓊芬足足繡了47個年頭,這份堅持與執(zhí)著,使得她在刺繡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寬也越來越遠。5年前,因為作品做工精美,手藝一流,馬瓊芬被評為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此後,她更是肩負責任,不敢有一絲鬆懈,帶徒弟傳手藝,只為“繡”出更加絢麗的夢想。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