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兩岸關係不佳“斷交潮”難歇 蔡當局須做根本調整
【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蔡英文當局22天內連斷多明尼加及布吉納法索兩個“邦交國”,卻仍執(zhí)意推展其所謂的“踏實外交”。對此,臺灣《中國時報》25日發(fā)文稱,臺當局同樣都送給這兩國軍備品,儘量滿足“邦交國”所需資金、人力,但此種“外交策略”明顯被證明是失敗的,若無法從兩岸關係解決,“斷交潮”恐一幕幕上演。
文章稱,蔡英文上任至今已連斷4個“邦交國”,每次“斷交”就怒責大陸追逐“金錢外交”。昨天(24日)發(fā)表談話時,更從頭到尾直呼大陸為“中國”,憤怒之情溢於言表,是否準備恢復“兩國論”不得而知;而且聲明後陸委會宣佈,嚴審大陸政府各級官員及相關人士來臺,似做好“鎖國”準備。但臺灣究竟有多少籌碼?如此反制,究竟對臺灣有什麼好處?
文章認為,昨天的“斷交”事件,蔡當局應先捫心自問,從“國安”至“外交”團隊完全狀況外?!巴忾L”吳釗燮24日在“立法院”信誓旦旦説,“邦交國”沒亮紅燈;“斷交”前幾小時,蔡英文與陳菊還開心在臉書直播大啖玉荷包;日內瓦出現(xiàn)布吉納法索無預警提早離開WHA時,臺當局“駐布大使”沈真宏卻未即時回報,從上至下警覺性完全不足。
不僅如此,“踏實外交”策略也不足。雖然蔡當局一再宣稱不玩“金錢競逐”,但“邦交國”遊走兩岸要資源無法避免,臺方以“策略性融資”盼綁住“邦交國”,甚至不吝捐助軍品。臺灣盡所有可能滿足“邦交國”,但事實證明,蔡英文所謂的“踏實外交”是失敗的,從“國安”到“外交”團隊無人有意改變策略,無人省思兩岸對“外交”的上位影響,執(zhí)迷不悟死守結果,就是讓臺灣陷入更深的資源耗損。
文章也引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話説,希望9月北京召開“中非合作論壇”時,“所有非洲兄弟國家能聚一起”;回想蔡英文4月17日訪非時,布吉納法索找理由拒絕接待,如今證實已納入“中非合作大家庭”。兩岸對抗螺旋如不斷上升,臺灣能否保住史瓦濟蘭,能否保住WHA今年也未提案的兩個“邦交國”宏都拉斯與瓜地馬拉,都是未知數(shù)。
文章最後稱,選擇對抗,對臺灣人民將是不歸路,蔡當局該回頭思考兩岸的結,這才是解決臺灣內外困局的核心所在。
而對於臺灣目前所面臨的“斷交風暴”,有島內學者也明確點出,臺當局必須正視癥結點就在兩岸關係不佳,唯有改善兩岸關係,才能停住“斷交潮”。兩岸關係會影響臺“邦交國”的存續(xù),臺灣多數(shù)民眾也很清楚,臺灣好幾個“邦交國”都已排隊要跟大陸建交,只是過去兩岸關係好,大陸“不接單”,如今兩岸關係不好,大陸就“順勢而為”,如果再不好,就會有更多“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