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缺生源,外遭歧視——民辦職教陷多重生存困境
近年來,我國民辦職業(yè)學校屢被曝出辦學不規(guī)範的新聞;另一方面,起步晚、基礎弱,先天不足的民辦職業(yè)教育遭遇國家政策落實不到位等“玻璃門”、“旋轉門”。當前,我國民辦職教已步入轉型期和改革攻堅期,亟待政府“扶開工,送一程”。
買一名學生花2000元
近來,山東聖翰財貿職業(yè)學院等民辦職業(yè)學校被曝出以畢業(yè)證相要挾,強迫學生前往指定工廠頂崗實習的事件。一些學生在接受採訪時反映:“每天要在車間工作10多個小時,學校把我們倒賣給了仲介?!?/p>
強迫實習、盤剝學生,是民辦職業(yè)學校辦學不規(guī)範的冰山一角。我國民辦職教興起于上世紀90年代,當時辦學門檻低,學校類型多樣,分屬不同部門管理。經過多年發(fā)展,呈現兩極化發(fā)展趨勢:少數民辦職校依靠多年發(fā)展積累,形成品牌效應;一些低質辦學機構依靠買賣生源生存,無力提高辦學品質,陷入惡性迴圈。
對於一些民辦職校來説,“地毯式宣傳、傳銷式招生、粗放式辦學、盲流式就業(yè)”是其基本生存模式。隨著初、高中畢業(yè)生規(guī)模減少,以高價買學生、搶生源,甚至通過虛報招生人數套取國家學費補貼和助學金已成為職校潛規(guī)則。
四川德陽市一所民辦職校負責人稱,學校依賴學費生存,招生是生命線。每到招生季,學校為搶生源不得不想一些“歪招”:到中學請班主任吃飯,給他們“人頭費”、“辛苦費”,搶一名學生的費用漲到了2000元,這筆支出給學校造成很大的負擔。
甘肅省人力資源市場交流部部長王川梅透露,職校買學生支出的錢靠收取高額學費,或提早把學生趕到企業(yè)實習來填補“虧空”?!暗谝荒暝谛W習,後兩年把學生介紹入廠實習,從企業(yè)收取費用,再把學生交的後兩年學費生活費等拿去做資本運作。”
河南一所職業(yè)學校負責人説,民辦職校經營混亂,學生流失嚴重。一些職校常用虛假宣傳手段,承諾畢業(yè)包分配,甚至入學時就簽訂勞動合同,不同程度存在違規(guī)招生的行為。
退役飛機寧送公辦校不賣民辦校
四川西南航空職業(yè)學院在辦學中曾遭遇過“隱性歧視”。該校因實訓課程需要,計劃從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廣漢分院購買一架退役飛機,卻因民辦的身份被拒絕。對方説,可以無償將飛機送給公辦校,但是賣給民辦校就違反了政策,屬於國有資産流失,要承擔責任。
西南航空職業(yè)學院院長魏全斌對於遭遇的各種歧視感覺很無奈。由於身份不對等,民辦學校師生很難享受到同公辦學校一樣的待遇,如職稱評定、進修培訓、社會保障、表彰獎勵等。教師隊伍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教學品質因此大打折扣。
此外,民辦職校在政策執(zhí)行中還遭受差別化待遇。例如,政府出臺中職學生生均每年2000元的補貼政策,由中央財政補貼1600元,地方政府配套400元。一些地方政府覺得配套經費撥給公辦校是理所當然,卻不捨得給民辦校,明裏暗裏要求民辦校少招生,甚至直接“趕人”,要求遷往外地辦學。
四川樂山電腦學校校長郭文秀説,在高招錄取招生批次上,很多地方人為地把民辦高職排在公辦學校之後,公辦高職被劃為一專,民辦職業(yè)學校為二專,造成民辦校與公辦校不平等競爭。
評估標準“一刀切”、辦學自主性不強也制約了民辦教育的發(fā)展。四川國際標榜職業(yè)技術學院院長閆紅認為,辦學硬體設施設備標準應以“夠用”為度,行政主管部門對學校評估時應以培養(yǎng)結果為導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公辦、民辦以及不同專業(yè)的學校。
民辦職教怎麼辦?
民辦職教人士認為,民辦職業(yè)教育緩解了政府公共財政投入不足,填補了教育資源短缺,促進了職教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政府部門應通過完善頂層設計,加大扶持力度,推動民辦職教發(fā)展。
閆紅等民辦院校負責人坦言,經費是制約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瓶頸,我國民辦教育獲得的國家和地方財政資助很少。政府應加強對民辦職教市場的整頓清理,儘快建立科學的評估標準,通過第三方機構定期對民辦職業(yè)學校進行評估,淘劣獎優(yōu)。
教育部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員姜大源認為,接受職業(yè)教育的學生大多來自經濟拮據的農村家庭,政府應從社會長遠發(fā)展角度考慮,算好民生賬、穩(wěn)定賬。政府在財政投入向職業(yè)教育傾斜的同時,應完善相關法律、政策,鼓勵更多社會資本進入職教領域。
成都市教育局職教處處長萬斌建議,政府可以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加大對民辦職校的支援,民辦教師的師資培訓、社保中個人繳納的部分由政府財政“兜底”。另外,推動民辦職校加快建立現代管理制度,明確民辦職校的法人屬性、法人財産權,制定更為靈活的辦學政策,適當降低辦學門檻,為經驗豐富的匠人、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提供辦學機會。(半月談記者 吳曉穎)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