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涵
蔡世平的新著《中華詩詞現代化散論》(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融入了他近年來關於詩詞創(chuàng)作理論與發(fā)展的深入思考。他認為,中華詩詞進入新的時代之後,一定會有大起色、大發(fā)展,甚至會出現一個新的創(chuàng)作高峰。誠如所論,問題的關鍵在於新形勢下,如何實現舊體文學的現代化對接,如何推動中華舊體文學的復興?
作為新世紀出現的有影響力的詞人,蔡世平在書中更多地關注中華詩詞的現代化問題。他指出,中華詩詞正在由復蘇走向復興是不容置疑的事實。今天,中華詩詞面臨著時代的巨大挑戰(zhàn),但時代也給詩詞創(chuàng)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條件和機遇。具體而言,有七個創(chuàng)新條件:語言變化形成了詩詞創(chuàng)作的當代語境,生産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培育了詩詞生長的新土壤,詩人身份的變化釋放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活力,區(qū)域限制的消解擴大了詩詞的地理邊界,資訊化的傳播方式推動了詩詞創(chuàng)新,文藝形式與理論的多元化為詩詞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借鑒資源,人的現代化與當代風貌是詩詞創(chuàng)新的根基。總之,他堅信古人只是把詩寫好了,卻沒有把詩寫絕了。歷史的高度看得見,未來的高度難以預測,誰也不能保證,未來不會出現一個詩詞發(fā)展的燦爛期。這種自信,正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新的時代思潮、文化土壤業(yè)已形成,中華詩詞的現代化正借此東風,星火燎原。
從理論上講,蔡世平認為,中華詩詞的現代轉化需要關注“正”與“變”的問題,對此他重新解讀了有關學者提出的“求正容變”説。他指出,中華民族追求大雅正聲、和諧共存,其文學創(chuàng)作常以雅正為美學原則,格律、風格、人品均要“求正”。從發(fā)展的角度而言,詩詞的格律、語言、題材、技法都在變,“容變”才是中華詩詞生生不息的內在要求。追求“正體”,也是古人經常關注的一個重要理論命題。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第一首便以疏鑿手自居,立志正本清源,廓清詩歌正體。元好問細論“正體”,涉及詩歌體貌與體制等多個層面,其關鍵在於要繼承“思無邪”的風雅傳統(tǒng),強調性情的真誠與自然流露?!段男牡颀垺纷髡邉③闹赋觥巴拥褡?,必先雅制”,意即初學者一定要遵循規(guī)範,由門徑而入,才能登堂入室。這裡的“雅制”,既有性情層面的雅正,也有文章體制上的各種要求。有“正體”就有“變體”。承認新變,包容、駕馭變化,才能推動文學的發(fā)展。劉勰既講雅制,又不廢新變,主張“執(zhí)正馭奇”。在崇尚文采、競逞才華的六朝時代,劉勰積極吸取《楚辭》、緯書有助文章的成分,體現出一種融合不同文體創(chuàng)作經驗的文章觀念。不同文體間的交融互鑒,在宋代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例如以文為詩,以文為詞,以詩為詞,甚至以文為四六,都是突破文體限制的一種創(chuàng)新模式。在辨別何為“正體”的前提下,適度打破文體間的界限,可以帶來文學創(chuàng)作的煥然一新。宋詞中所蘊含的口語、俚語化的文風,體現出一種樸素、活潑的美感,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然而,離開“正體”的求新求變則流於庸俗、荒誕,離開“變體”的固守章法則流於造作、拘謹。這些都不是文學思潮的主流,更不能推動文學的發(fā)展。劉勰説,若想騁才于文章之域,需要深入學習古代的文體資源,因為文體名稱和寫作之理是歷代沿襲、恒久不變的“常體”。同時,又要借鑒時代的新聲,豐富文章辭採與氣力,靈活多變,創(chuàng)作才能長久。
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語境下,人們逐漸意識到舊體文學的重要性,它不僅是抒情言志的工具,更是日常交往中體現君子風度的不可缺少的人文素養(yǎng)。國家、社會對傳統(tǒng)的重視,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許多多新的變化,這些時代新聲,必然會刺激舊體文學的復興與發(fā)展。在這種情況下,“求正容變”,不僅是在為中華詩詞“鳴鑼開道”,更是中華舊體文學復興的一種理論指向。
?。ㄗ髡邌挝唬簢鴦赵簠⑹率抑袊鴩鴮W研究與交流中心)
[責任編輯:楊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