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藝術范
高山
《警察日記》 寧瀛導演 蘆葦 寧岱編劇
《警察日記》從對英雄的質(zhì)疑開場,以一樁無解的命案作終,潤物無聲般完成了對英模郝萬忠的形象建構,成就了一部不一樣的主旋律電影。
警察職業(yè)是一扇窗。透過13年間的68本日記,創(chuàng)作者一面走向郝萬忠的內(nèi)心,一面走向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影片對英雄的“祛魅化”處理,可視為對非黑即白的英雄觀的一種反撥。借助記者的調(diào)查,影片展現(xiàn)了“羅生門”一般的敘述結構,不同人眼中的郝萬忠呈現(xiàn)了他不同的性格側面:對犯罪分子嫉惡如仇,對家庭成員卻常懷愧疚,被同事視為可以交心的兄長,在親兄弟的眼裏卻不近人情……影片所涉的幾起案件,雖不乏抽絲剝繭的推理分析,但更多關注主人公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及其關聯(lián)的世間百態(tài)。在一個經(jīng)濟急速發(fā)展的北方邊陲小城,一位忠誠質(zhì)樸的人民警察永遠停不下奔忙的腳步。
《警察日記》沒有囿于紀實性的電影語言,而是進行了藝術風格的探索創(chuàng)新,圍繞警察的日常生活,以大量的主觀性語匯,採用時空交錯、閃回、慢鏡頭等手段閃轉騰挪,提升了影片的視聽效果,有效彌合了主旋律電影與藝術電影之間的習慣性裂隙,在國際A類電影節(jié)贏得榮譽,獲得了有效的國際傳播,實在是一部“破格”之作。
小成本精製作
左衡
《世界屋脊的歌聲》 王文傑導演 張華峰 呂品品編劇
影片《世界屋脊的歌聲》是一部取材民族、教育、勵志的主旋律作品。影片講述一位山東青年幫西藏孩子們圓夢、西藏長者又幫他重拾信念的故事,相當流暢地在自然景觀、生活模式、人物形象之間建立起童話般的邏輯聯(lián)繫。
劇作圍繞主人公對孩子們的善意謊言寫下了該片最富神采的一筆,營構了戲劇矛盾,凸顯了文化差異,同時也平衡著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道德律令。精緻的小懸念和小轉折顯示出主創(chuàng)團隊高明的劇情把控能力。觀眾通過影片看到,西藏正通過艱苦而堅韌的教育活動來實現(xiàn)文明程度的大幅邁進,山東隱喻著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過程中尋找精神家園的人們,北京則象徵了國家和民族的夢想。這些豐富的內(nèi)涵在影片中通過意指明確的影像符號與視聽語言得到相當充分的展示,完成了主線與副線的和聲效果。
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影片超越了“援藏”的意識,表達了更深刻的主題,那就是,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的人不再是慷慨的施予者,相反,也可能是需要心靈援助的對象。這種認識使影片走出了狹隘的地方主義,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並把這些有關文明的思考傳遞給了觀眾?!妒澜缥菁沟母杪暋返囊饬x,不僅在於對本地形象的自豪自信,更在於這種難能可貴的自省。一部投資小、沒有明星的影片能取得如此多的成績,是“地方電影”一個很好的開始。
得市場葆初心
喻若然
《白日焰火》 刁亦男導演 刁亦男編劇
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能夠同時在藝術追求和商業(yè)回報上取得雙贏的作品仍然鳳毛麟角,而《白日焰火》正是其中一部難得的作品。
昏暗的街道,發(fā)生了一起離奇命案,一名潦倒失意的警察正在追蹤一個神秘女子。影片在通俗化的包裝下,裹藏了一顆珍貴的“作者”之心。儘管講述的是一起犯罪案件,但創(chuàng)作者並未進行“惡有惡報”的簡單道德評判,它對每一個捲入其中的靈魂都給予悲憫的觀照?!鞍兹昭婊稹钡木`放,象徵著被宏大敘事遮蔽的個人內(nèi)心的釋放,刁亦男在影片中注入了他對現(xiàn)代社會人性異化問題的反思,提供了一個可以再三咀嚼、開放解讀的文本。
從故事結構、場景設置、人物設定到視覺設計,導演主動運用類型化元素講述故事,為影片爭取到了更多的拍攝資源,最終也斬獲了過億票房?!栋兹昭婊稹返氖袌龀晒?,為國內(nèi)藝術電影的製作發(fā)行探出了一條新路。
中國電影市場的迅速擴容導致當下的國産影片出現(xiàn)過度商業(yè)化的傾向?!栋兹昭婊稹纺苴A得國內(nèi)國際觀眾的認可,讓我們欣慰地看到,中國還有一批電影人追求藝術,不忘初心。如何既保持市場意識,又保留創(chuàng)作靈魂,是未來中國電影人的一大挑戰(zhàn),也是《白日焰火》的開拓價值所在。
講矛盾有擔當
任姍姍
《親愛的》 陳可辛導演 張冀編劇
手持體檢報告的農(nóng)婦李紅琴蹲在醫(yī)院的走廊,淚如雨下;隨著鏡頭的後退,長長的走廊不斷延伸,直至步入黑暗深處……這是電影《親愛的》最後一個鏡頭,它似乎寓指我們剪不斷理還亂的庸常生活,也似乎在告訴觀眾,故事還遠未結束。
《親愛的》由香港導演陳可辛執(zhí)導,故事源於真實的“打拐”事件。影片的立意不只在於聲討泯滅人性的拐賣行為,更在於思考事件背後的情感真空、道德困境以及社會錯位。以“尋子”為中心,電影就像一枚投向當下生活的深水炸彈,與揪心的淚水一起涌出的是農(nóng)民工群體、新富階層、中産人群共有的無奈,制度與人情的衝撞,現(xiàn)代都市病的蔓延以及人性的雙面,世態(tài)的複雜。更為難得的是,電影表達了對這些普通人處境的同情和理解,引導觀眾情感的凈化和昇華,而它並沒有完全訴諸催淚的情節(jié),幾處冷靜而克制的講述,更能傳達出影片的弦外之音,于無聲處聽驚雷。
與許多電影抽離現(xiàn)實、規(guī)避風險相比,它以正面強攻的姿態(tài),將當代中國正在生長的風景、蕓蕓眾生的糾結搬上了商業(yè)院線的銀幕,其勇氣和情懷值得敬佩。
作為一種文藝樣式,電影最重要的就是讀心和走心。電影創(chuàng)作者如同擺渡人,將自己,也將觀眾從此岸渡到彼岸,故事就是那艘船。講述故事的方式有百千種,流傳久遠的一定是創(chuàng)作者那顆火熱的、跳動著的心?!队H愛的》的溫度就是中國電影人的溫度。
兒童片人文化
戴清
《洋妞到我家》 陳剛導演 李春利 李輕鬆編劇
2014年電影市場讓人喜憂參半,票房成績毋庸置疑,但上乘之作的稀少似乎也是繁盛表像下的真實。尤其是不少高票房影片,其人文含量和藝術水準都不能令人滿意。在此環(huán)境中,由李春利、李輕鬆編劇,陳剛執(zhí)導的小成本電影《洋妞到我家》顯得格外清新別致,一經(jīng)面世,就頗為引人矚目。
《洋妞到我家》敏銳地捕捉到全球化進程及出國移民潮給普通人的情感、生活帶來的衝擊。女主角文娟望女成鳳,為了給孩子提供她認為的最好的教育,積極準備移民,為此和堅持在國內(nèi)發(fā)展的丈夫發(fā)生了激烈衝突。活潑可愛的小女兒皮皮在母親的嚴格管理下變得小心翼翼,熱情奔放的洋妞姐姐的到來解放了孩子的天性,但兩個孩子在一起也麻煩不斷,全片充滿了輕喜劇色彩。影片通過表現(xiàn)一個中産階層家庭聘請外教輔導孩子學英語的故事,將情感婚戀、子女教育、出國移民等熱點話題形象地展示在銀幕之上,以一個小家庭的生活選擇折射出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脈動。
影片細膩傳達了逐步富裕起來的國人對外在世界的渴望,更深入反思了這份渴望中的非理性成分,表現(xiàn)了人們重返真情本位、重建人際信任的情感歷程以及對民族文化根脈的再度認知。影片的結局溫馨美好,實力派演員徐帆、陳建斌和小演員陳一諾對角色的詮釋都非常到位。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