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生近日掀起“全臺環(huán)島反課綱”活動;差不多同時,港大學生為自己的政治訴求,不僅辱罵校委會成員,更暴力衝擊校委會會議。香港《大公報》今日刊載評論指出,這些行為讓全世界最近都領教了港臺年輕人的激進,背後反映了這些年輕人浮躁、急躁、暴躁的社會情緒,他們極易受到“臺獨”及切割內地激進人士的影響,走上更為激進破壞文明之路。作者呼籲要拯救下一代,不能讓暴力毀了港臺年輕一代。
評論摘編如下:
臺灣學生近日掀起“全臺環(huán)島反課綱”活動;香港學生也曾有類似“反對國民教育科”運動為達目的的異常行為,讓全世界最近都領教了港臺年輕人的激進。這些近乎暴力傾向的抗議行為,越來越成為了港臺年輕一代表達訴求的肢體語言,雖然這還只是極小部分,但他們大部分都是青年學生,是港臺年輕精英,這部分人的激進行為在年輕人中有導向作用。人群只是小部分,但代表性強,影響極壞。有香港學者表示痛心,對於學生的未來和香港的未來都覺得絕望,呼籲要拯救下一代,不能讓暴力毀了港臺年輕一代。
當美化侵略殖民史的日本右翼歷史教科書在全世界引發(fā)抗議之時,臺灣一些年輕學生卻為了保留一部美化被殖民統(tǒng)治史的教科書發(fā)起所謂的抗爭。學生佔領臺灣“教育部”的運動不斷推進,他們組織的所謂“全臺環(huán)島反課綱”活動從北到南,抵達高雄,要在臺灣各地發(fā)動如同去年“太陽花革命”般的反政府浪潮,連美國、日本、香港等地的臺灣留學生也被煽動起來聲援反課綱,似有“星火燎原”之勢。
高中生“反課綱”在7月30日一名學生燒炭自殺的悲情催化下,一舉佔領“教育部”前廣場,已發(fā)展成“小太陽花”,深綠原始劇本就是要複製去年318“太陽花”。第一波行動723闖“教育部長”辦公室時,力量還相當有限,警方逮捕人數(shù)只有33人,深綠只能咬住逮捕記者與“教育部”要告學生,大力炒作。全案在反課綱北高發(fā)言人、休學的高職學生林冠華燒炭自殺後,案情突然發(fā)生變化,上百位學生與群眾當晚即翻越圍墻闖進“立法院”前廣場,被從“立院”趕出來之後,即佔領“教育部”廣場。
差不多同時,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開會,重新商議是否等待首席副校長任命落實,才處理副校長空缺,結果有關會議被港大校友關注組及港大學生會的示威衝擊搗亂,被迫終止。港大學生為自己的政治訴求,不僅辱罵校委會成員,更暴力衝擊校委會會議,有學生衝入會場,在表決前打斷會議,狂呼亂叫,要求校委會立即就副校長一職作出決定,場面極之混亂。媒體曝光下的學生粗暴放肆、吃相難看,更像暴徒。
毫無疑問,歷史上學生歷來是社會變革的先鋒,中國激進的青年學生在歷史上也曾經(jīng)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但與歷史不同的現(xiàn)代社會,更強調民主文明和法治建設,有這二條,任何社會運動,都有公平公開表達意見的空間和權利,有足夠的空間以建設性維護社會正義。可以説,現(xiàn)代文明及制度設計已經(jīng)可以在秩序下完成公眾意見的表達,任何以破壞秩序求達到目的的行為,都是社會的敗壞。
今天的高等學府,是社會文明和法治建設的傳播地,雖然,曾經(jīng)的師道尊嚴早已經(jīng)批駁得體無完膚,但尊敬師長,維護校園秩序是任何校園都必須遵從及自覺維護的文化。學生有權表達意見,但表達意見的方式是需要在意的,如果為表達意見,可以不理秩序,可以不擇手段,並且在堂堂院校上演暴力而不受譴責和制約,將給當下的年輕一代作出極壞的示範。所有的年輕一代都有樣學樣,這一代年輕人將會是極具危險傾向的一代。
觀察臺灣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反國教、“佔中”乃至最近發(fā)生的港大生衝擊校委會事件,背後反映了這些年輕人浮躁、急躁、暴躁的社會情緒,年輕人無法追隨多元世界的發(fā)展而變化,仍然生活在社會封閉狀態(tài),極易受到“臺獨”及切割內地激進人士的影響,走上更為激進破壞文明之路。
社會不反對港臺學生表達意見和訴求,但反對以不惜違法的行為,這種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顧社會影響的激進行為,不容暴力毀損港臺年輕人。(紀碩鳴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