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裏面有句話叫換帥如換刀,但在政治領域不太適合,尤其是具體到島內藍營。對於國民黨來説,2016年肯定是令人沮喪的一年,幾乎落得一個四大皆空的結局。
2017年已經(jīng)到來,藍營首場引人注目的大戲就是黨主席的選舉。媒體的關注一下子又熱絡起來。有人玩五猜一的遊戲,押寶吳、洪、詹、郝、韓“五雄爭霸”中誰將出線;有人開始打出“經(jīng)國牌”,通過念遠影射當下;有人批評,某某關鍵時刻不露頭,如今要下山摘桃子。
黨魁難當,但大家都搶著當。這個貌似矛盾的邏輯後面,隱藏著哪些榮辱利害?有人説,這麼多人出來參選,説明人氣旺,士氣高,是雞年大吉的好兆頭。但臺面上的這一些氣象,是百年老店重啟新生的必要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
恕筆者直言,黨魁人選重要,黨的路線更重要,但黨的健康文化最重要。郝龍斌近日就有感而發(fā)地在臉書上提到,黨最大的問題就是永遠都在“等待上意”,是時候該破除“一人領導、眾星拱月”的宮廷文化了。
團結,團結,還是團結的黨內文化,仍然像霧霾天裏的新鮮空氣一樣珍貴。國民黨黨中央在去年12月19日突然宣佈2017年4項黨職選舉變革,並用“技巧性”的方式順利開會並通過。不僅“立法院”黨團跳出來緊咬“程式瑕疵”,被點名有意角逐下屆黨魁的吳敦義和郝龍斌也先後炮口朝向黨中央。更有中常委不惜向法院遞狀控告洪秀柱,儼然掀起黨內風暴。這種可供外界評點的笑話,非只一樁。
2015年面對蔡英文挑戰(zhàn),國民黨內“竟無一個是男兒”,群雄齊喑高掛免戰(zhàn)牌?!按筮x”慘敗後,國民黨總結“不團結”是主因之一,但山頭林立、內鬥不停依然故我。現(xiàn)在民進黨搞砸兩岸關係,支援度崩盤,國民黨稍微緩了一口氣,黨主席選舉就又火熱起來。
淡化大佬文化,借重新鮮血液。如今的國民黨,依舊保持原來兩蔣時代革命政黨模式的若干影子:大佬文化盛行,干政現(xiàn)象嚴重。有黨內人士直言,國民黨主席必須能夠處理全臺事務,因此必須要能整合全臺灣資源,若是令不出黨部,絕對影響選務與黨務發(fā)展。
國民黨的選舉方式陳舊,宣傳能力陳舊,在青年中的影響力不高,甚至很多青年聽到國民黨遠遠避開,而本土利益代表的大旗也被民進黨搶去。時代變了,那些沒有背景甚至沒有政黨支援的候選人,在地方領導選舉中,反而是獲得支援可能性較高。具體到這次國民黨黨主席選戰(zhàn),外界也認為似乎都是老面孔。有民調表明,就目前人選中做出選擇,不少民眾紛紛勾選的是“不知道,好無助”選項。沒有青壯實力派來凝聚民意,就很難動搖對手的優(yōu)勢。
營造正常的競爭氛圍,避免“內戰(zhàn)內行,外戰(zhàn)外行”。洪秀柱就這次選舉表示:國民黨“喬好”(協(xié)調好)的時代過去了,有競爭是好事。當媒體追問關於一些勸退參選的傳聞時,洪秀柱説:“肯定不會是我(被勸退),我是一個補選出來的黨主席,黨內太多事情,不是短短一年多能做成的?!?/p>
在選戰(zhàn)上也要以政敵為師,跟得上時代和對手。洪秀柱剛上任時,連秘書長人選都未出爐,但各地方黨部已悄悄佈局2018年的選戰(zhàn),國民黨不分區(qū)“立委”紛紛南下拓點,成立服務處,臺北市“藍委”也認養(yǎng)現(xiàn)任臺北市“綠委”選區(qū),盼收復“失土”。所謂十年磨一劍,這樣的動作應該成為常態(tài)才對。
戰(zhàn)略眼光放長遠,拿出自己的核心論述,做一個有靈魂的黨組織。有人就表示,民進黨勝選迄今一年,諸多動作都在翻動社會、消滅傳統(tǒng),國民黨不要被黨産問題拖住,要和民進黨比論述、比想法,當保護臺灣傳統(tǒng)與價值文化的最後一道防線。
國民黨要有論述去擊破“臺獨”列車。在這個問題上,兩岸議題仍然是重中之重。洪秀柱的“兩岸一中同表”就做出了不錯的嘗試,可惜黨內保守派的反彈實在太大。洪也話鋒亦有所指,批評黨內有些人對外不敢論述國民黨的主張,只會人云亦云,拿香跟拜。這方面,要敢於堅持主張,而非寄望于選舉制度中的鐘擺效應。
要儘快告別民眾眼中“利來一窩蜂,利去冷清清”的印象,國民黨時不我待。國民黨在5月20日選出新任黨主席後,隨後8月20日舉行第20屆全臺黨代表大會,將再次修定政策綱領,定調未來國民黨走向。同時,下一屆黨主席掌握2018“九合一”選舉的提名權,如果能在氣勢低迷的情況下,找到讓民眾耳目一新的人選投入選戰(zhàn),打出一場漂亮的選戰(zhàn)贏回部分地方執(zhí)政權,除了能提振軍心之外,也才有讓黨內新血歷練的空間。如此這般,才能讓藍營和支援他們的民眾對2020年選舉大考有所期待。(文/王大可)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