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黨主席“六強爭霸戰(zhàn)”經(jīng)過多日喧囂終於塵埃落定。吳敦義以國民黨黨史上最少的得票率打敗了最多的競選對手,其中隱含了很多資訊,他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也註定會來自很多面向。
洪秀柱敗在其個人的組織整合能力,敗在樸槿惠、蔡英文兩個“嫁給政治”的單身女人在政治上的表現(xiàn)並沒有好的結果。吳敦義最大的勝出優(yōu)勢是,他是“民進黨最怕的人”、“臺獨最討厭的人”。捨棄這些最能帶領國民黨戰(zhàn)鬥的元素,吳敦義只不過是比馬英九多了點“匪氣”、國民黨中較為稀缺的“痞”的政治不粘鍋。所以,吳敦義的勝出,並非國民黨本土化,和民進黨趨同的勝利。
吳敦義接手國民黨的使命,不但要盡可能凝聚泛藍,強化國民黨內部組織改革,建立各級“影子政府”,吸納和培訓更多人才。不但要提振國民黨短期士氣,更要加強論述,真正發(fā)揮“合憲”的、更明確的兩岸論述,確立自己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方面的優(yōu)勢。如果骨子裏希望用本土獲取長期的優(yōu)勢,怎麼都比不過民進黨。比本土操弄,民眾直接選擇民進黨也許更為簡單。只要中國國民黨的名字裏還有“中國”二字,其優(yōu)勢就在於對“中華民國憲法”的完整解讀和履行。吳敦義是聰明的人,只要國民黨不改名,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使命根本所在。
吳敦義擔任國民黨主席之後面臨的挑戰(zhàn)更是接二連三。
2018年臺灣縣市長選舉,是他的第一張考卷。如果要答好這張考卷。組織架構、人才吸納、培養(yǎng)的工作就要緊鑼密鼓地開始了。這也是很多人希望新老國民黨主席抓緊交接的焦慮所在。
備戰(zhàn)2020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是吳敦義面臨的第二個挑戰(zhàn)。面對這個挑戰(zhàn),2018年的成績單,是吳敦義獲得黨內外威望的基礎,也是屆時決定自己披掛上陣,還是黨內外廣泛徵召的關鍵。2020年之戰(zhàn)更需要明確的兩岸論述,而且其理念的宣導開始得越早越好。
吳敦義在每次接受外部挑戰(zhàn)的同時,還要同時防範內部不同理念人的集體出走。某些方面看,分裂也不見得都是壞事。
選戰(zhàn)的能力方面,一直有很多人都看好吳敦義。吳敦義承諾接任國民黨黨魁不對國民黨改名,這並還不足以表明對國民黨的忠誠。帶領國民黨能戰(zhàn)鬥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帶領國民黨怎樣去戰(zhàn)鬥。如果將國民黨“藍皮綠骨”化,還真不如將國民黨改名來得更豪爽些。(臺灣網(wǎng)網(wǎng)友:畢殿龍)
(本文為網(wǎng)友來稿,不代表臺灣網(wǎng)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