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古稀的農(nóng)民還在土地上耕種,我也可以繼續(xù)做田野調(diào)查?!迸_灣《漢聲》雜誌創(chuàng)辦人黃永松已經(jīng)70歲,卻仍放不下中國鄉(xiāng)土文化遺産搶救工作。
藍印花布、大紅剪紙、草扇……黃永松在北京的辦公室像個小型手工藝品展覽館。泡上功夫茶,黃永鬆開始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保護。
由黃永松主編的《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簡體版近日在北京首發(fā)。該書包含362個源遠流長的中國民間故事和843幅傳統(tǒng)美術配圖,已在臺灣暢銷30年。
“希望媽媽每天為懷中的孩子講一個民間故事,讓他們從小了解中國文化,帶著體溫的講述對親子關係有好處?!痹凇蹲蠲雷蠲赖闹袊挕烦霭鏁r,黃永松特意從臺北飛抵大陸,到印廠車間親自督印。
上世紀70年代,《漢聲》英、中文版在臺灣先後創(chuàng)刊。40多年來,黃永松和他的團隊,做了兩百多個民間文化的專題,將很多被遺忘的手工藝帶入大眾視野。
其中,最成功的案例是“中國結(jié)”。30多年前,黃永松將中國編結(jié)藝術總結(jié)成11種基本結(jié),14種變化結(jié),出版《中國結(jié)》系列叢書。“中國結(jié)”由臺灣傳遍全世界華人區(qū),再傳回大陸,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象徵。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