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挖,挖得儘量完整”
順著往上挖,一具遺骸初步呈現。頭朝西,那是面向祖國的方向。
4月10日,密支那北郊一處貧民窟,孫春龍面色凝重,恭敬地把一杯酒灑在地上。酒是從國內帶來的,酒名“滇西1944”。
這是遺骸開挖前的一個儀式。按此前的調研,孫春龍腳下是新30師當年的墓地,埋葬著918具遠征軍遺骸。
這裡現在是緬甸人拉比亞一家的居所。四五間簡易的木屋,幾株芭蕉樹,一頭母豬帶著幾頭小豬在院子裏用嘴巴拱土。
拉比亞一家1972年搬到這裡,那時墓地已被毀,無主之地,荒草瘋長蓋過成人的膝蓋。拉比亞説,在建屋時,經常能挖到人骨和子彈。拉比亞的大女兒説,她小時候下雨時經常聽到戰(zhàn)場廝殺的聲音,71年前,中國軍人也是在雨季中犧牲。
信仰基督教的拉比亞認為,這是中國軍人的亡靈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息?!罢埌阉麄兊耐鲮`帶回家吧?!蹦玫揭还P拆遷木屋的補償費後,拉比亞給孫春龍團隊挖掘開了“綠燈”。
挖掘現場由西北大學考古學專家陳靚帶隊。
陳靚穿著白色的防菌工作服,戴著塑膠手套,指揮現場挖掘?!拜p輕地挖,挖得儘量完整?!?/p>
多位緬甸的華僑也參與了挖掘工作。
楊琳琳是密支那一名中學教師,她的父親楊劍達是一名遠征軍,幾年來,楊琳琳和其他華僑為重建中國遠征軍烈士墓園和紀念碑反覆奔走,一直沒有下文。“如果能讓烈士的遺骸回國,那更好。”密支那雲南同鄉(xiāng)會副會長邵備則幫助組織人手進行挖掘。“遠征軍的墓地被破壞,華僑很心痛。能把他們的遺骨迎回去,我們願意出力。”
挖掘1小時左右,現場去表層土的工人喊:“挖到了骨頭?!标愳n衝過去,小心翼翼地查看,這是一塊脛骨,順著往上挖,一具遺骸初步呈現。頭朝西,那是面向祖國的方向。
遺骸保存得並不完整,上肢沒有了,頭骨僅余幾塊碎片,牙齒散落在碎片周圍。陳靚撿起一顆牙齒,從臼齒的磨損程度來看,“這是一個年齡在20-25歲的青年人?!?/p>
下午收工前,工作人員挖出了一顆青天白日圖章的帽徽,經過70多年,帽徽仍清晰可辨。
4月18日,三具相對完整的遺骸標本移交深圳承啟生物有限公司進行DNA檢測試驗。這些DNA標本在鑒定後將被錄入數據庫,未來將根據這些DNA資訊對比烈士的親人。
孫春龍告訴,第一階段尋找和挖掘遺骸工作將持續(xù)到下半年,目前挖掘出的遺骸先在當地一座華人公墓裏寄存。項目組目前正在國內尋找可以接受遠征軍遺骸的墓地,製作統(tǒng)一的靈柩,把收斂的烈士遺骸有尊嚴地迎接回國安葬。
“接下來,我們希望找到所有長眠在緬甸的遠征軍烈士,哪怕10年、20年,一個都不能少,把他們都帶回家。”
大多通過私人關係
“大家發(fā)心是好的,但缺乏規(guī)劃、協(xié)調,存在一定風險。另一方面,挖掘工作不專業(yè),遺骸挖得殘缺不全。”
事實上,這並不是國內組織第一次挖掘境外陣亡的老兵遺骸。
2011年9月,雲南省僑聯、雲南省黃埔同學會等組織發(fā)起“忠魂歸國”行動,把在緬甸找到的19具遠征軍遺骸運回國,安葬在騰衝國殤墓園。
19具遠征軍遺骸分別是從密支那新30師墓地和西保新50師墓地挖掘。
雲南民間學者戈叔亞作為籌委會顧問參與了“忠魂歸國”行動,他告訴,雲南省作為中國遠征軍的主戰(zhàn)場之一,相關政府部門讚許迎接遠征軍遺骸回國,但考慮到現實原因,“忠魂歸國”活動主要是民間行動,遺骨挖掘和歸葬都以“華僑尋取、華僑送回”的形式進行。
戈叔亞説,目前國內做老兵遺骸回國項目的,基本上是民間組織或個人?!按蠹野l(fā)心是好的,但缺乏規(guī)劃、協(xié)調,民間社團操作一方面與緬甸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缺乏溝通,存在一定風險。另一方面,挖掘工作不專業(yè),遺骸挖得殘缺不全?!?/p>
了解到,挖掘遺骸工作並沒有緬甸政府的官方合作,大多通過私人關係。
戈叔亞説,起初,“忠魂歸國”籌備組以中國遠征軍陣亡人員家屬的名義,向緬甸當局提交了希望接回烈士遺骨的申請書,但申請書遲遲沒有得到批準。後來當地華僑通過民間方式進行。
參與第一次“忠魂歸國”活動遺骸挖掘的密支那雲南同鄉(xiāng)會副會長邵備告訴,挖掘活動沒有向當地政府通報,“要是向緬甸政府申請,不知會拖延到什麼時候?!?/p>
西保新50師的遺骸挖掘工作則得到了緬甸東支省省長默許?!耙瞾K沒有走官方正式申請渠道?!?/p>
更多的是要直接和挖掘地的業(yè)主搞好關係。
應憲是深圳越眾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期關注、資助抗戰(zhàn)老兵。應憲了解到緬甸南坎的一處寺廟所在地原來是30師墓地遺址,經過溝通,應憲個人捐贈數十萬元給寺廟修建佛塔,于2013年9月取回部分遠征軍遺骸。
自2011年起,孫春龍開始籌備烈士遺骸回家項目。孫春龍説,最困難的是和緬甸當地政府和墓地所在住戶、單位溝通,他多方疏通關係,給住戶蓋新房屋,給學校捐贈學習用品和援建操場,最終獲得對方信任,同意挖掘。
挖掘工作的不專業(yè),也是民間組織暴露出來的問題。
參加第一次“忠魂歸國”活動密支那遺骸挖掘工作的邵備告訴,“挖得有點混亂,象徵意義地挖,遺骸沒有挖完整。我們沒有挖掘專業(yè)知識,也只能這樣?!?/p>
邵備説,有的挖掘工作因為人手問題,只能雇用當地的農民進行,每人每天60元人民幣的費用。
戈叔亞告訴,此前還出現過丟失遠征軍遺骸的事情。2014年,華僑在八莫墓地,挖出上百壇遠征軍遺骸,組委會需要10壇,剩下的遺骸又重新安葬。八莫華僑後來透露,重新歸葬的遠征軍遺骸有數十具不知去向。
“在挖遺骨方面,我們比日本人晚了40多年,他們的一些細緻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製作DNA樣本就是學習日本人的經驗?!睂O春龍説,挖遺骨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細緻工程,如果其他民間組織願意,可以一起挖,但一定要統(tǒng)一流程,嚴謹挖掘。這也是對遠征軍烈士的尊重,對人性的尊重。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